2020年代頭3年擾亂因素紛陳,對全球經濟與金融秩序、地緣政治平衡、政府政策干預的規模與範圍都造成影響。我們認為在未來5年投資人需持續留意這種新態勢。PIMCO在近幾年的長期展望報告中持續關注這股趨勢,我們亦在今年5月舉辦的年度長期展望論壇中進一步探討。
我們在去年發布的長期展望報告〈強化投資組合韌性〉中指出,面對日益分化的世界,各國政府與企業對「安全性」的重視,將逐漸優於短期經濟效率。在文中,我們指出企業紛紛將供應鏈遷往友國,加上各國政府增加能源計畫與國防的支出,這帶來潛在通膨壓力。
儘管這個觀點大致仍成立,但我們認為,也應該將自2022年5月論壇以來出現的諸多重大發展也納入對未來5年的展望,包括:
- 全球通膨出現40年最大持續升幅,促使貨幣政策轉趨鷹派。
- 市場熱議一旦 (或倘若) 各國央行將通膨降溫至目標水準,中性貨幣政策利率落點將為何。
- 美國出現史上三起規模最大銀行倒閉案;歐洲亦面臨瑞士信貸 (Credit Suisse) 危機。
- 美國連三度通過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,用以支持推動新的美國產業政策,包括《基礎建設投資和就業法案》(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Act)、《降低通膨法案》(Inflation Reduction Act) 與《晶片與科學法案》(CHIPS and Science Act);未來隨著資金釋放到經濟體系後,可望帶來週期性與長期性利多。
-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第三任任期,經濟與地緣政治走向相互矛盾。
我們的長期觀點亦奠基於最新的週期市場展望〈市場脆弱,債券強韌〉,文中預期已開發市場經濟將陷入溫和衰退,且衰退的風險將因信用狀況緊縮而提升。文中亦指出,雖然政策尚未趨於正常化或甚至寬鬆,各個主要央行已接近升息週期尾聲;而未來的財政應對方案將受到侷限,因為債務處於高檔,且通膨受到疫情金援推升。
在擾亂因素紛陳下,短期週期態勢正對長期展望帶來更深遠影響,這形成我們所謂「餘震下的經濟」。以下內文將分享「2023年長期展望論壇」的幾個重要經濟與投資啟示。
總經波動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舊
相較於2010年代,過去3年顯得特別不尋常。
全球爆發百年罕見的疫情,各國政府為了防疫而陸續封城,中斷多數全球經濟活動,並祭出大規模貨幣與財政刺激政策。受這些政策影響,加上全球經濟重啟與供應鏈恢復運作,導致全球通膨持續地竄升,增幅創40年新高。各國央行最終以啟動升息週期因應,積極程度為數十年首見,後續影響包括:2022年金融市場大跌、銀行業危機、信用狀況緊縮,以及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或明年經濟將陷入衰退(見圖1)。
圖1:自去年長期展望論壇 (2022年5月) 以來 ,市場出現幾項多年未見的總經發展
這些事件將在未來幾年持續震盪。我們預期經濟週期將更加頻繁地更迭,且更加波動;而各國政府對抗週期的財政政策空間將被壓縮,各國央行亦更不願意加大毫無限制地量化寬鬆貨幣政策。
我們預期在這新的年代,供應受限(不僅因需求下降),加上疫後勞動市場持續變化,將成為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,並持續為全球物價帶來上行壓力。
與市場主流觀點大致相同,我們認為長期而言的全球經濟平均成長將低於疫前水準,但我們亦認為全球經濟成長明顯面臨下行風險。原因包含:近期銀行業危機以及因應政策,可能導致全球金融環境出現大幅且持續緊縮的風險;各國央行同步升息,使收縮效應更加顯著;烏克蘭戰爭或許會愈演愈烈;中國經濟復甦力道可能不穩定;美國與中國就台海議題的衝突風險增加。
此論壇探討了未來5年實質與名目中性利率的潛在走向,以及央行的最終通膨目標水準。考量到人口老化與生產力成長停滯等重大長期趨勢,我們認為成熟經濟體的中性長期實質政策利率,長期而言將持穩於0%到1%之間的新中性區間內。
本次論壇演講嘉賓之一–歷史學家Niall Ferguson預期,中美關係將持續主導地緣政治態勢,且全球可能已經進入「第二次冷戰」,潛在的影響擴及世界各國,盟國與貿易關係將重新洗牌。儘管如此,我們認為全球貿易與投資趨勢的主軸將是「去風險」,而非「脫鉤」。供應鏈並未從本質上脫鉤,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重新整合,朝「友岸生產」 (friend-shoring) 的方向前進,至少在美國已經出現這股趨勢。
決策機關的政策面臨限制與疲勞
儘管全球通膨在疫後時期飆漲,我們認為各國央行會盡力將長期通膨預期定錨於當前的目標水準。我們認為已開發市場央行不會改變通膨目標,但目標設定在2%的央行可能會願意容忍略高於2.0%的通膨率,將其視為「機會型通膨降溫」(opportunistic disinflation)策略的一部分,而這些央行預期整體需求會在未來經濟衰退時降低,進而使通膨率回落至目標值。相較於我們的基期預測,我們認為通膨風險偏向上行。
政策工具方面,考量目前主權債務占GDP的高占比(見圖2),我們認為無論是由政治或金融市場來看,未來5年的財政空間將比過去更為有限,且透過財政政策來降低未來經濟衰退的能力也將受限。
圖2:長期而言,美國債務占GDP比重預期會大幅攀升
此外,我們預期全球央行可能將出現「量化寬鬆疲勞」。僵固性的通膨突顯出的事實是,量化寬鬆與財政寬鬆跟任何經濟決策一樣,在帶來正面效果的同時也會付出代價,而這是過去幾十年沒有的現象。
這個現象可能影響未來的政策,因為過去15年奏效的做法可能相對不再適用。此外,在量化寬鬆疲勞與財政政策受限的背景下,週期性的擾亂可能會有長期性的影響。
隨著傳統財政政策的施展空間變小,各國政府未來可能轉向利用法規干預。屆時,受影響的產業會出現贏家與輸家,為主動式管理創造投資機會。
隨著瑞士信貸倒閉,加上矽谷銀行、標誌銀行與第一共和銀行倒閉後進入繁瑣的清算過程,市場再度傳出聲音要求重新思考與規劃銀行業的金融架構,我們認為這股聲浪最終將受到重視。
影響所及,相關法規可能轉趨嚴格,要求銀行必須儲備更多資本與增加流動性,至少在美國是如此。銀行的流動性中介功能可能會進一步萎縮,導致部分傳統活動轉向私募市場與非銀行貸款。我們認為,優先順位放款機構有機會涉足區域型銀行過去的經營領域,例如消費信貸、房貸與各種形式的資產擔保融資。
潛在擾亂與餘震不斷
經過論壇的討論,我們除了制定上述的基期展望,也注意到很多在長期展望期間可能出現的餘震。
2024年的美國總統與國會選舉結果,將會大幅牽動美國財政貨幣政策與外交政策。受到當前政治氛圍的影響, 2025年無論由誰入主白宮,對中國採強硬立場的壓力可能有增無減。
同樣地,2024 年 1 月的台灣大選對中美關係至關重要,因中美轉向結構性競爭,且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漸增。取決於最終大選結果,台海局勢的長期風險有可能會降低。
即使不見嚴重軍事衝突,中美在其他方面的角力亦可能升級。對經濟的影響包含:需求激增與供給衝擊;全球貿易態勢進一步轉變,例如近岸生產、友岸生產與建立多條供應鏈;中國甚至可能重新思考美國公債的持有部位。此外,除了已經上路的出口管制,美國料將下達行政命令限制資本外流,此舉只是序幕,而在長期展望期間預計會再加強資本流動限制。
美國與全球的通膨前景存在風險。儘管並非我們的基期假設,但美國通膨有可能比預期更為僵固,中期未必會降至4%以下,又或者可能長期維持在接近3%的水準。
相較於已開發市場,新興市場會如何因應通膨壓力,尚存在不確定性。此外,考量通膨已攀升至數十年未見的水準,高通膨對於通膨預期的長期影響亦存在變數。
各國央行可能要持續面對考驗,在各種互相拉鋸的政策目標間取得平衡,包括維持經濟成長、抑制通膨、最小化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,同時又要讓外界看到已由2020年代「通膨飆升」中記取教訓。無論是央行數位貨幣 (CBDC) 或民間提供的穩定幣,倘若廣泛受到採用,可能會破壞全球金融秩序 (但應不會在我們長期展望期間內發生),挑戰美元在全球主要貨幣的地位。
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,歐洲面臨的能源供需衝擊尤其嚴重,使能源安全與能源獨立成為首要目標。影響所及,部分國家可能不得不進一步投資能源資源、加速綠能轉型,因而連帶推升通膨壓力。
人工智慧的大型語言模型 (LLM) 加速普及,已成為一大變數。長期而言,人工智慧將會大幅推升生產力,進而對降低通膨壓力、推升實質利率。這股影響會反映在一些方面,包含自動駕駛普及、消費者轉換成本降低、資訊流通改善。人工智慧亦可能延長人類壽命,例如使用奈米技術進行癌症免疫療法等醫學上的突破。
人工智慧近期進展迅速,但亦伴隨重大風險,例如社群媒體上假消息的加速散播,以及網路攻擊的風險增加。長期而言,人工智慧亦有可能導致所得不均的趨勢惡化,且進一步加深政治兩極化與民粹主義。